一、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IDC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發出5G商用許可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中國正式進入5G商業。
5G高帶寬,低延遲,連接特性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大量新興行業,如需要海量數據支持的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4K/8K高清視頻,無人駕駛,全息投影,智能家居等需要大量的核心和邊緣數據中心來存儲和計算這些數據,這將不可避免地推動中國 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的快速增長。剛剛于2019年5月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 IDC業務的總市場規模達到1228億元,同比增長29.8%,到2021年將達到2760億元,表明IDC中國的業務受到互聯網和云的影響。5G和其他業務的推動下,市場空間正在強勁增長。
二,“先建一個電腦房,再找客戶”,傳統的建筑模式,IDC全民投資回報期很長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企業將發展得更快,但也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企業隨時都會有爆炸式增長。因此,在5G時代,大多數數據中心仍采用“先建一個機房然后找客戶”的傳統建設模式。然而,“首先建造機房,然后找到客戶”也會帶來前一時期低入住率和高空置率的問題。根據《2017數據中心設施運營情況調查報告》,中國數據中心的機架利用率通常需要3年以上才能達到50%。
前三年的低入住率導致整個數據中心的初始IT負載率較低,PUE(電力使用效率)和功耗增加,以及傳統混凝土建筑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較長。土地征用,設計和施工,土木建筑,機電建筑和計算機房建設需要2至3年才能進行最終測試。這樣,建設期2?3年,再加上前3年的低入住率,高電費,IDC的投資回收期一般為7 - 8年,甚至超過10年。
三,“四重建”,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幫助運營商減少IDC投資回收周期
華為通過數據中心“四大重建”實現新一代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實現“先發現客戶,重建機房”的模式轉變,靈活應對5G業務不確定的爆發性發展,縮短整個IDC投資回收期。
1.重建體系結構 - 全預制模塊化結構,按需施工,快速上市
通過全模塊化設計和工廠預制,與傳統的混凝土建筑數據中心相比,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可將設計到施工周期縮短40%~60%,實現“初探客戶,重建機房”的建設模式。 ”。靈活應對5G業務不確定性的爆炸性發展。
2.重建制冷-AI節能調音,節約能源
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通過增加AI節能優化系統,機器學習和分析每個數據中心的數億相關數據,總結最優控制模型,自動優化制冷系統。經過實際運行測試,在數據中心北京,全年PUE從1.4降至1.3,節省制冷系統電費8%以上。
3.重建配電 - 全集成綜合配電,節省占地面積,提高機房費用率
傳統大型數據中心供電和配電架構,由于電力需求大,往往需要幾十兆瓦的電力,每個電力分配需要多套UPS系統進行并聯運行,有很多套UPS占地面積大,電纜數量大。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采用低壓集成集成配電設備,與傳統的UPS并行解決方案相比,節省了空間。
4.重建營地 - 數字DCIM管理系統,高效運營和精準運營
隨著近年來中國數據中心數量和規模的快速增長,經過調查,數據中心對運營和維護人才的需求每年增加15%以上。目前,38%的數據中心無法招聘合格的運維工程師。為此,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采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50%以上的日常運營和維護操作來提高運營和維護效率。
四、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已廣泛應用于全球許多行業。
華為通過重新配置架構,配電,冷卻和維護,可以快速實現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通過上市增加收入;集成電源和配電設備增加了機柜輸出比; AI節能降低了能耗,數字DCIM提高了管理效率,最終實現了比傳統混凝土建筑數據中心更短的投資回收期。
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所有核心組件均由華為獨立開發和生產,可繼續為全球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目前,華為預制模塊化數據中心已被多個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和企業客戶廣泛使用,如中國,中東,拉美和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