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擊可以產生不同的破壞形式,國際電工委員會已將雷電災害稱為“電子時代的一大公害”,雷擊、感應雷擊、電源尖波等瞬間過電壓已成為破壞電子設備的罪魁禍首。從大量的通信設備雷擊事例中分析,專家們認為:由雷電感應和雷電波侵入造成的雷電電磁脈沖(LEMP)是機房設備損壞的主要原因。為此采取的防范原則是“整體防御、綜合治理、多重保護”。力爭將其產生的危害降低到低點。
機房接地采用下列幾種接地方式:
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
2、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接地電阻以及靜電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
3、直流接地電阻小于或等于1歐姆;
4、防雷保護接地系統接地電阻小于10歐姆;
5、零地電壓應小于1V。
6、所有電氣設備、金屬門、窗及其金屬構件、電纜外皮均應與專用接地保護線可靠連接。機房專用地線(防雷、防靜電、保護接地)從接地端引至機房,并分別標明各類接地。在UPS電源輸出配電柜的地線與大樓的地線相連接,即重復接地。
機房防雷應采用下列幾種方式:
1、在動力室電源線總配電盤上安裝并聯式專用避雷器;
2、在機房配電柜進線處,安裝并聯式電源避雷器;
3、在計算機設備電源處使用帶有防雷功能的插座板
機房防雷系統設計:
低壓電源系統易受到雷電和工業操作的干擾,產生瞬間過電壓現象,因而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損壞設備。因此,為了保護設備的安全,應該對設備的電源系統施以保護,采取措施將可能產生的各種電源擾動限制在設備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并將浪涌電流引入接地網絡,為此,在設計時在機房電源進線處加設電源避雷器,選用進口浪涌保護器。根據GB50343-200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和GB157《建筑防雷設計規范》要求,機房應在配電柜安裝避雷器作為二級防雷措施。機房所在的辦公大樓避雷系統是一級防雷措施,重要計算機使用防雷插座作為三級防雷措施。
第一級防雷保護:當建筑物本身裝有避雷系統(如安裝有避雷針、引下線、地網、外部屏蔽時),根據IEC、VDE相關理論,在其建筑物內部的380/230V低壓配電電路處,需要采用防雷器(箱)來建立電源線上的雷電保護等電位連接,可以避免雷電發生時引起的失火、爆炸、人身傷亡的危害;在此我們選用大放電電流100KA以上的防雷箱,安裝于大樓總配電機房內。
第二級防雷保護:根據國際IEC61312和國內相關規范要求,應在各樓層電源總開關處和配置相應的防雷器作為保護。
第三級防雷保護:機房供電電源UPS控制開關處,配置相應的防雷器作為保護后在用電設備上配上防雷插排
機房接地系統設計:
為了能保證計算機系統安全、穩定、可靠的運行,保證設備、人身的安全,針對不同類型計算機的不同要求,應設計出合適的接地系統。機房接地類型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A、直流工作地;
B、交流工作地
C、安全保護地;這主要是采用共同接地系統,在設計時,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歐姆;強電地和弱電地分別形成二個獨立的接地系統。
弱電接地干線采用 TMY-4X40,樓層支線采用TMY-25X4。另外計算機房建議采用網格地線做為直流地,也稱為網格地。網格地就是把一定截面積的銅線或銅帶在高架地板下交叉排成600X600mm的方格,交點處壓接在一起。直流網格地通過TMY-25X4接地母線引至機房外面與接地干線相連,其他弱電機房采用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銅線作接地環。
注意事項:
1、考慮到雷電或其他電信設備的干擾,計算機房不宜設置在大樓的頂層或靠外墻側,特殊情況限制的,應設置屏蔽層防止雷電干擾。對于特別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考慮設置獨立的屏蔽機房。建筑物(包括計算機機房)內設備及管線接地安裝應按照相關規范執行,做好等電位聯結;
2、防止雷電危害還應防雷擊引起的電磁脈沖,計算機房的配電箱應設置SPD(防電磁浪涌)保護裝置,防止機房供電電源由于雷擊電磁脈沖而造成斷電。另外,對于重要的系統主機,其通訊電纜也應設置SPD保護裝置,由于通訊電纜數量一般比較多,因此通訊線的保護設置應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合理設置;
3、電氣接地系統宜采用TN-S接地系統,PE線與相線分開,機房電源接入處應做重復接地;
4、機房接地一般分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防雷保護接地。根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的要求,防雷設計采用共用接地系統時,各接地系統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信息系統的所有外露導電物(各種箱體、殼體、機架等金屬組件)應建立一等電位聯結網絡。因此,電氣防雷設計應在計算機房設置專用的等電位聯結排,通過引下線與大樓總等電位聯結排連接。根據共用接地系統的層層等電位原則,采用結構主鋼筋作為引下線,更適用于共用接地系統。另外強調,大樓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Ω。